康熙非嫡非長,爲什麼他能繼承皇位呢?

本文已影響2.98W人 

康熙非嫡非長,母家也不顯赫,身上還流着漢族血統,那爲啥他還能繼承皇位呢?1661年,順治病危,國不可一日無君,確定繼承人成重中之重,然而,順治雖然有六個皇子,但最大的只有九歲,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。

01上三旗大臣不允許自己的優越地位被動搖

早前的順治六歲繼位,朝政都被攝政王多爾袞掌控,若不是多爾袞意外逝世,順治估計已經失去皇位,因此,順治不想立幼子重蹈覆轍,按照他的想法,此時全國還未統一政權不穩,不如從宗族中選一個年長的親王繼位,這樣可以立即接手政務,確保朝政穩定,如果真按他的想法發展下去,時年八歲的康熙繼位的可能性就爲零,千古一帝直接被扼殺於搖籃,這時,上三旗的大臣站出來,堅決抵制順治的想法,因爲上三旗,由皇帝親自統帥,地位卓越,如果總是親王當皇帝,那麼新皇所領之旗的地位就會直線上升,而現在上三旗的地位,就會顯着下降,上三旗大臣不允許自己的優越地位被動搖。

孝莊也對順治的想法,持反對意見,原因同樣簡單,不管是順治的哪個兒子繼位?她都會是地位穩固的太皇太后,但若是宗室親王繼位,他也有自己的母親,必定會尊其爲皇太后,那她這個皇太后就會陷入尷尬境地,順治的兒子和后妃以後的生活,也得仰人鼻息看人臉色,還有可能被新帝猜忌,死於非命,出於這些些考慮,孝莊和上三旗大臣都堅決主張,就算諸子尚幼,繼承人也得從他們當中選擇,順治被說服,於是將目光轉移到自己年幼的兒子身上,這樣康熙繼位的可能性從零變成1/6。

02康熙繼位的可能性變成1/2

被納入考慮範圍的六個皇子:分別是九歲的皇兒子福全、八歲的皇三子玄燁,五歲的皇五子常寧、三歲的皇六子奇授、兩歲的皇七子隆禧和皇八子永幹,皇五子常寧才五歲,後面的幾個皇子年紀更小,年紀小,就意味着不穩定性大,說的難聽點,這麼小的孩子能不能長大都是個問題?因此,年長的兩個皇子福全和玄燁就成爲衆人的主要考慮對象,就因爲早出生幾年,康熙繼位的可能性從1/6變成1/2,不得不說,他真得感謝他媽,也得感謝當時的清朝沒有嫡長子繼承製,不然呢,皇位直接就是福全的,按理來說,範圍縮小,二選一就簡單多,比寵愛,比出身比心智,誰更好,誰就來當皇帝。

然而衆人對比之後,卻更糾結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首先,比寵愛,順治全部愛都給夭折的皇四子,對其他皇子感情平平,就算康熙出天花,也只讓他待在宮外,有保姆照顧,福全和康熙的母親都不得寵,因此在順治這裏沒有愛屋及烏的情況,而孝莊這邊,她來自蒙古,早年想扶持深居蒙古血統的皇子,對福全和康熙都只當普通孫輩看待,感情投入一視同仁,結果一直到順治病危,蒙古皇子都沒有出生,所以對孝莊來說,福全和康熙兩人選誰都沒有區別,於是寵愛方面福全和康熙打成平手。

康熙非嫡非長,爲什麼他能繼承皇位呢?

那就繼續比出身,兩人的爹都是順治,這沒必要比能比的呀,就是生母和母族,福全的生母屬於高待遇小福晉,地位比康熙生母高,而且服務的母族屬於滿洲正紅旗,康熙的母族則屬於漢軍旗,對比之下,福全獲勝,然而,從心智來說,康熙卻更勝一籌,當初順治尚且康健的時候,逐個問福全康熙常寧的志向,常寧年紀小,不懂事,沒有回答,福全表示願以賢王對,意思就是說,願意當個賢王,康熙卻說想要效仿順治,並竭盡全力去實現這個目標,當時,康熙只有六歲,這麼小就能說這種話,其心智可想而知,政治方面,福全略遜一籌。

綜合下來,他的出生優勢,卻完勝康熙的心智優勢,所以皇位繼承人理應是他,但孝莊和上三旗大臣仍然糾結,這是爲啥呢?原來,福全身上有一個致命問題,那就是他生有眼疾,在世人心中,皇帝應該完美無缺,至少儀表應該沒有缺陷,福全容貌如此顯然不合心意,甚至還會成爲有心人抹黑皇室的突破口,這樣一來,到底選誰就又成問題。

03湯若望出馬

這時,衆人想起德國傳教士湯若望,此人正在欽天監任職,之前,爲孝莊治過病,深受順治信任,如今年近70,閱歷豐富,他又是個外國人,沒有民族偏向,也許啊,能夠提出什麼好主意,果然,湯若望沒有辜負衆人的信任,見到生命垂危的順治,他立刻提出讓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,如此迅速,又斬釘截鐵,不得不讓人心生懷疑,難道有人事先收買湯若望?還是說湯若望在康熙臉上看到王霸之氣,這當然都是否定的,湯若望給出的理由是皇三子已經出過天花,這病一生只會得一次,之後就不會再有這方面的煩惱,而皇二子福全卻沒有得過天花,始終都會有得病的風險,也許會出現順治現在的悲劇。

康熙非嫡非長,爲什麼他能繼承皇位呢? 第2張

04最後

咋一聽這肯兒戲,然而事實並非如此,當時天花盛行,順治的皇長子正因天花而憂,現在他本人也因天花病死,因此,順治對湯若望的話,很是贊同,上三旗大臣和孝莊也都因此茅塞頓開,於是康熙憑藉自己出過天花,這優勢繼任的可能性變成100%,誰也沒有想到,令人聞風喪膽的天花居然開啓康熙輝煌的一生,他14歲,親掌朝政,16歲智擒鰲拜,27歲,平頂三藩,29歲,收復臺灣,之後更是三徵噶爾丹,奠定中國版圖基礎,開創中國最後一個盛世——康乾盛世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