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

本文已影響1.11W人 

漢元年十月,關中雖尚未平定,但大勢已定,漢王劉邦遂親率大軍兵出函谷關,駐兵於陝縣(在今河南三門峽市西),安撫關東百姓。就在此時,韓司徒張良、常山王張耳,以及河南王申陽先後來投,漢王勢力大增。

有了張子房居中運籌帷幄,漢王自覺沒有韓信也沒關係,於是在十一月份返回關中,收回了韓信的兵權,重新調兵部將:他親自率漢軍主力及歸降諸侯軍,東伐西楚,蕭何與韓信一文一武則繼續留守關中,蕭何負責整治郡縣恢復生產及徵發秦民創建新軍,韓信負責訓練新軍及平滅三秦王殘兵。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

其實,漢王自始至終還是更信任更欣賞張良的。雖然韓信在“漢中對策”及“還定三秦”中表現的確出色,但在漢王眼中:張良身份高貴,智計出衆,生性淡泊,神仙一般的人物,堪稱帝王之師;韓信嘛,很會打仗,但身份低微、孤傲自負、忠奸不明,最多不過衆犬之中最兇猛的一隻而已。既然有了張良在旁畫策,漢王也就不再需要什麼大將軍了,終歸還是兵權在自己手裏更保險。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2張

漢王用人的原則便是:絕不可將兵權長期放在一隻功狗身上,否則狗若成虎,必成大患!

韓信被留在了後方,心中自然鬱悶,但悶則悶矣,他卻一點兒沒有懈氣。

因爲他明白,漢王與張良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,有再多兵也不是,他們遲早會回來找自己的。

——漢王你等着吧,我會讓你明白:你要奪取天下,就不能沒有我。我現在要做的,就是盡力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,在關中多訓練一些新軍來,讓大漢贏也贏得起,輸也輸得起。再說,將一羣農民訓練成紀律嚴明、戰鬥力強大的戰士,對一個兵家而言,不同樣是得展所學麼?

韓信終於成熟了,面對挫折,他已經能夠成熟應對,再不輕易動搖。

一個人成功,就得志在要成功,不能絲毫躊躇。成功不會落在一個性情脆弱的人身上,永遠不會。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3張

接下來的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。漢二年三月,關中初定,漢王便攜張良率大軍自臨晉渡河出關,降魏王豹,虜殷王卬,得奇謀之士陳平,宣佈項羽弒義帝爲大逆無道,召集天下諸侯共擊之,趙王趙歇、代王陳餘,以及樑地武裝彭越部乃先後加入了以漢爲首的反楚同盟,趁項羽還在齊地平亂,而集合了足足近六十萬諸侯盟軍朝項羽大本營彭城攻去!

這時候,韓信派人寄了封信給漢王勸他不要急於進攻彭城,言曰:“大王雖得諸侯軍六十萬,然未與項王會戰,臣觀項王勢力,仍在強盛之際,大王切不可急於求成。不如遣兵助齊而將項王先拖在齊地,然後遣一辯士策反九江王英布,而剪楚之羽翼,絕楚之糧線,待楚軍孤立無糧,日漸疲敝,延至明年,大王乃鼓兵而東,乘其敝而與之敵,臣知其必勝矣!”

漢王不以爲然:當初你小子只有區區數萬兵,就能席捲三秦,現如今老子有了足足六十大軍,大半個天下的兵都在這兒了,如此還打不過項羽,可能嗎?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4張

於是漢王回了一封書給韓信,無非就是說殺雞焉用牛刀,寡人身邊有張良陳平兩大謀士,還有曹參周勃兩大猛將,且天下豪傑雲集麾下,對付項王綽綽有餘,大將軍您還是好好呆在關中訓練新軍吧,不要再陰天打傘瞎操心了!

韓信收到信後一聲長嘆:張良陳平聰明是聰明,但他們精通的是陰謀術與縱橫家的學問,論軍事部署,他們不行的;曹參周勃等人,又全都是一將之才,只能跟鍾離眛季布之流過過招。漢王本人,則最多隻有指揮十萬人軍隊作戰的能力,而此次要協調與調動足足六十萬諸侯盟軍的作戰佈防,這已遠遠超出了他的指揮能力,一旦要打硬仗,必定會吃大虧的!

不過,讓他吃點苦頭也好。否則他咋會看清楚我韓信的重要性呢?

漢王啊漢王,沒有我你永遠幹不過項羽的,快點兒覺悟吧!

事情的發展,果然不出韓信所料,彭城一戰,漢王打得爛透了,近六十萬大軍,被項羽三萬騎兵打的落花流水,潰不成軍,連漢王自己都差點成了楚軍的階下之囚。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5張

彭城之戰是項王軍事生涯的巔峯,亦是漢王此生最慘痛的一敗,此戰來勢之猛,消散之速,用東南亞大海嘯來比擬亦黯然失色,它簡直就像一顆重量級的核彈爆炸,霎那間天昏地暗,霎那間又煙消雲散,只見大地白茫茫一片,除了屍骨成堆,什麼也不見。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6張

慘哪!一夜之間,六十萬大軍損傷近半,屍體堆的幾乎給睢水建起一座血肉大壩。最終,漢王光桿司令般逃到了下邑(今安徽碭山縣,西距彭城約兩百里),收集殘兵敗將,開始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反思。

一個王者的榮光,不在於永不墜落,而是墜落後總能再度升起,日月流轉,永不停息。

一個王者的偉大,也不在於永不失敗,而在於能在失敗中反思失敗,屢敗屢起,永不認輸!

跟他一起反思的,還有漢軍頭號謀士張良。經此役後,張良認識到自己絕非一個玩兒軍事的料,論天下將才,到底還是人家項羽和韓信最厲害啊!

漢王亦是同樣的想法,先前他因疑忌韓信及輕視項羽,而遭此大敗。他後悔不送,因此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重振旗鼓再戰,於是便與張良計議說:“子房啊,乾脆,函谷關以東,老子不要了,送人,誰能幫我幹掉項羽就送給誰!你看這天下,誰值得我送?”

一旁的周勃曹參等人羞愧的低下了頭。

張良心中暗自好笑,關東之地如今本也不是你的,能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作獎品,漢王果然狡黠,不過口中卻回答道:“九江王英布,楚梟將也,與項王有隙;彭越與齊反樑地;此兩人可急使。而漢王之將,獨韓信可屬大事,當一面。大王若割地與此三人,共謀破楚,楚必敗矣!”言語之間,稍有責怪劉邦未有屬韓信以大事、導致彭城慘敗之意。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7張

可漢王臉上的愧色只是一閃而過,繼而笑道:“子房所言甚是,寡人必當聯結信布諸雄,同破項王,共享天下!”

張良的下邑畫策,是楚漢戰爭的一個轉折點,亦徹底轉變了漢王對韓信的態度。

漢王終於再沒把韓信當成一隻狗了,他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:只有把最精銳的部隊交給他指揮,把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來完成,跟他同盟,與他合作,放手信任他,讓他獨當一面,才能真正打敗強大到令人戰慄的西楚戰神項羽。張良的下邑畫策中雖有三人,但最關鍵人物還在韓信。如果韓信不幫漢王打幾場勝仗將局勢穩住,縱使張良陳平這些謀士們有再多的縱橫之術反間之計,也無法將英布彭越這些關鍵人物拉到漢陣營這邊兒來。因爲亂世裏最終講究的還是實力,所謂辯士一言可抵百萬雄兵,實際靠的是“一言”背後強大的軍事實力,而非空言也!

於是,漢王緊急使人去關中請韓信來救火。眼下漢軍大敗,楚軍追擊正急,問天下誰可阻擋項羽的兵鋒,唯有韓大將軍!

韓信爲什麼沒有參與彭城之戰?他當時在做什麼 第8張

韓信想也沒想,就帶着剛訓練好的關中新兵出發了。臨走之前,他命令圍困廢丘的部隊堵住雍河下游,放水淹城,順手滅掉了這位堅守不降的拗脾氣雍王章邯,以消除後顧之憂而輕裝前進。

既然漢王與張良已經想通,韓信自然也就就不計前嫌了,歸根到底,他們坐的是同一條船,船長有難,韓信不能見死不救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