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臨死前的遺詔 卻暗示了明朝滅亡

本文已影響5.72K人 

崇禎皇帝朱由檢,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,同時也是明朝作爲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。他性格多疑,刻薄寡恩,儘管如此,崇禎卻贏得了後世人的普通同情,人們大多認爲他不該是個亡國之君。爲什麼這麼說呢?崇禎是非常勤政的。這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。根據史料記載,朱由檢同志二十多歲就已經有白頭髮,眼角長魚尾紋,“雞鳴而起,夜分不寐,往往焦勞成疾,宮中從無宴樂之事”。

崇禎臨死前的遺詔 卻暗示了明朝滅亡

但正如許多明粉所評論的那樣,勤奮並不代表你優秀。工作再努力、再勤奮,方向錯了,也是白搭。朱由檢宵衣旰食,光《罪己詔》都寫了六次,可最終也沒有迎來大明王朝的復興。

公元1644年3月19日,崇禎帝在北京煤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,死時光着左腳,右腳穿着一隻紅鞋,年僅33歲。臨死前,他留下了遺詔:“朕自登基十七年,雖朕薄德匪躬,上幹天怒,然皆諸臣誤朕,致逆賊直逼京師。朕死,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,自去冠冕,以發覆面。任賊分裂朕屍,勿傷百姓一人。”

崇禎臨死前的遺詔 卻暗示了明朝滅亡 第2張

短短61個字,道盡了這位皇帝淒涼的心境。當然,明朝滅亡的原因很多,比如兩線作戰,內有流寇爲患,外有東北韃子爲禍;打仗總是沒錢,主要原因是崇禎運氣不好,碰上了小冰期,取消了工商稅;崇禎本人治國能力不行,沒有好老師教等等。

然而,崇禎帝最後遺詔的內容也暗藏了明朝滅亡的部分原因,那就是——諸臣誤朕!我們試圖從這一角度解析明朝滅亡的原因!崇禎年間的官員和前朝的官員到底有什麼不同?

皇帝就算能力一般,掌舵的內閣官員能力不錯的話,明朝這艘大船還是不會翻船的。我們比較一下嘉靖、崇禎兩朝官員的人員構成有哪些不同!

嘉靖當老闆的時候,手下有幾位著名的牛人,比如劉大夏、楊一清、楊廷和,一代大神王陽明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。這些團隊成員既有在中央政府下屬部門工作的經驗,又有在地方長期工作的基層經驗。他們對於明朝整個官僚體系以及運轉情況有着深刻的瞭解。

但到了崇禎當老闆的時候,情況就有很大不同了!木匠皇帝朱由校駕崩時,留給崇禎的班底主要有劉一燝、韓爌、朱國楨等,但這些都是庸碌之輩,能力一般。他們缺少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和實操性較強的治國理念!同樣是面對宦官專權,楊一清可以機智地發動太監來揭發劉瑾,而之後的葉向高、劉一燝、朱國楨等人卻對九千歲魏忠賢毫無應對辦法,結果就是任人宰割。

崇禎臨死前的遺詔 卻暗示了明朝滅亡 第3張

崇禎上臺之後,一舉剷除魏忠賢,整個閹黨集團幾乎被消滅。他開始重用東林黨人,但用着用着,朱由檢就發現這些讀書人的能力確實很一般,並沒有真正解決內憂外患,於是再次啓用身邊的太監。崇禎一朝,孫承宗的能力很強,但年齡不饒人,很難有大的作爲。再加上崇禎剛愎自用、急躁的性格,孫承宗也很難有發揮的空間。

明朝前期,也有一些不作爲的皇帝,但政局穩定,主要是因爲當時的官僚體系成熟,班子成員治國經驗豐富。崇禎的悲劇就在於,自己雖然勤政,卻沒有太祖朱元璋那麼英明神武,充斥內閣的大多是政治、行政經驗不足的人員,政權崩潰也就可想而知了!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