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怎麼樣的呢?

本文已影響3.04K人 

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滸傳》自施耐庵先生寫成面世以來,無數的讀者都被書中所描述的英雄好漢所陶醉,爲他們的江湖義氣所折服,那些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。

那麼,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怎麼一回事呢?和小說中的人物有什麼聯繫呢?

在正史中,關於宋江的記載並不多,幾乎可以說是基本沒有,但是,我們從北宋末期同時代的一位大臣寫的詩可以知道一些,這位大臣便是在“靖康之恥”中不屈金人而壯烈殉國的——李若水。

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怎麼樣的呢?

《捕盜偶成》 北宋 李若水

去年宋江起山東,白晝橫戈犯城郭。

殺人紛紛翦草如,九重聞之慘不樂。

大書黃紙飛敕來,三十六人同拜爵。

獰卒肥驂意氣驕,士女駢觀猶駭愕。

今年楊江起河北,戰陣規繩視前作。

嗷嗷赤子陰有言,又願官家早招卻。

我聞官職要與賢,輒啗此曹無乃錯。

招降況亦非上策,政誘潛兇嗣爲虐。

不如下詔省科繇,彼自歸來守條約。

小臣無路捫高天,安得狂詞裨廟路。

從這首七言古詩中,我們可以分析出,宋江起義是真實存在的,而且是從山東發起的,他們殺人紛紛如割草,朝野上下得知之慘狀後都悶悶不樂

“三十六人同拜爵”一句說明宋江起義確實有三十六人,具體有沒有武松、林沖、魯智深等人,在此詩及其它史書上可就沒一點明確的記載了。

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怎麼樣的呢? 第2張

再根據《宋史·張叔夜傳》中的記載,宣和三年(1121年)“宋江起河朔,轉略十郡,官軍莫敢嬰其鋒。聲言將至,叔夜使間者頕所向。賊徑趨海瀕,劫巨舟十餘,載滷獲。於是募死士得千人,設伏近城,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。先匿壯卒海旁,伺兵合,舉火焚其舟。賊聞之,皆無鬥志。伏兵乘之,禽其副賊,江乃降。”

根據這段記載,說明宋江起義在1121年就被海州知府張叔夜所擊敗並投降,那麼,李若水寫此詩的時間應該就是在宣和四年(1122年)。此詩的後半段說的“今年楊江起河北”,這位楊江在歷史上更沒有什麼記載了。

李若水的這首七言古詩《捕盜偶成》,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早關於宋江起義的詩文記載了。由於他又是同時代的北宋大臣,更能證明宋江起義是真實的事情了。

下面,再簡單敘述一下這位鐵骨錚錚的北宋大臣。

靖康二年(1127年),金兵大舉南侵,宋徽宗、宋欽宗二帝被俘北去,李若水作爲宋室大臣被一同俘去。

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是怎麼樣的呢? 第3張

當宋欽宗被帶至金營,金人背約,逼宋欽宗易服,宋欽宗不肯而備受羞辱,李若水挺身而出,怒斥金國統帥粘罕不講信義,粘罕見李若水忠勇可嘉,便許以高官厚祿想招降,結果被李若水嚴辭拒絕。

粘罕又命手下勸降李若水,並說:“公父母春秋高,若少屈,冀得一歸覲!”李若水又叱之說:“吾不復顧家矣!忠臣事君,有死無二。”

李若水大義凜然,罵聲不絕,粘罕大怒,乃命手下“破其脣,噀血罵愈切,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,年三十五。”可憐這位大宋的忠臣年僅35歲就死在了野蠻的金人手中。

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朝廷後,得知李若水之忠烈,乃下詔:“若水忠義之節,無與比倫,達於朕聞,爲之涕泣。”特贈觀文殿學士,諡曰忠愍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