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時期在白門樓上,曹操是如何算計劉備的?

本文已影響1.33W人 

白門樓呂布殞命這是我國民間廣爲流傳的三國演義裏的故事。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,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。

春秋無義戰,三國無忠臣。這話說得可能有點絕對,但是我們細看三國史料,就會發現我們所知道的那些名將良相,沒有一人向大漢天子劉協效忠,也沒有人按照規定向朝廷繳納賦稅,要沒有曹操養着,劉協可能早就餓死了——曹操可是出了名的“白臉奸臣”。

曹操是不是奸臣暫且放在一邊不提,我們看正史和演義記載基本一致的“白門樓鬥智”,就會發現樓上的主角們那可真是變臉如翻書,劉備、曹操、張遼、陳宮、呂布等人的表演,不拿個小金人都委屈了。

曹操、劉備、呂布、張遼、陳宮白門樓鬥智,《三國演義》和《三國志》以及裴松之注引史料的記載大同小異,咱們正好拿來互相補充。

綜合這些材料來看,白門樓上的主角就是曹操和劉備,呂布、張遼、陳宮等高級戰俘,不過是這兩位梟雄鬥智的道具而已——曹操就是用這些道具,給劉備挖了一個大坑,劉備在相當長時間內,都可能陷在這個坑裏爬不出來。

話說當年曹操進了下邳城,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,劉備以半個盟友的身份陪坐一邊,關羽張飛諸曹夏侯侍立兩側,如果他們拄着水火棍大喊一聲“威武”,那就是縣太爺和師爺升堂問案了。

第一個被推上來的是方天畫戟專捅義父的呂布呂奉先,這個身高一丈的大漢(壬午本中有呂布身高),已經被捆得像一隻進了沸水的大蝦,佝僂着腰憋得臉紅脖子粗,但還是滿臉堆笑地“關心”着曹操的身體健康:“曹公,您怎麼變得這麼瘦了?”

曹操也被呂布弄得一頭霧水:“咱們從前見過面嗎?”

三國時期在白門樓上,曹操是如何算計劉備的?

呂布熱情洋溢地回憶起了美好的過去:“咱們在洛陽的時候,一起去‘溫氏園’辦派對,您怎麼忘了?”

曹操一拍腦門:“對,確實有這麼一回事兒,你不提我倒忘了,但是我之所以變瘦,還是想你想的——你不跟束手就擒,我輾轉反側寢食難安。”

呂布先拉關係再提要求:“這繩子綁得太緊了,能不能鬆一點?”

曹操笑了:“綁老虎,哪能不緊點兒?”

呂布即使真是一頭猛虎,這時候也是虎落平陽,根本就威風不起來,曹操跟呂布逗悶子,其實就是在玩兒貓捉老鼠,可憐的呂布看着滿面春風的曹操,還以爲自己求生有望呢:“您原先最大的對手就是我,現在我是徹底心服口服了,只要你饒我一命,我就替你管起兵,你只管帶步兵,那時候天下就是咱哥們兒的了!”

曹操一聽呂布這麼說,心中也有點含糊:“這句話聽着不太對勁兒,但是哪裏不對,還得好好琢磨一下!”

呂布說錯話了,旁邊坐着的劉備心裏十分不是滋味:“明公將步,令布將騎,天下被你們平定,我豈不是隻能將鞋(織蓆販履)了?”

曹操和劉備正在琢磨呂布話中含義,刀斧手把高順推了上來又推了出去,估計高順心裏也是十分鬱悶:“這個曹阿瞞,也太性急了,剛問了一句話,我還沒想好咋回答,你就下令開刀問斬——你要是親手解開我的綁繩,再賜座賜酒,我怎好意思不降?”

曹操懶得搭理高順(高順是呂布死忠,勸降可能白費力氣),卻有興趣調侃一下被押上來的陳宮:“公臺別來無恙!”

這句聽起來很普通的一句問候,在陳宮聽來卻是充滿了殺機,讀者諸君當然也都知道,曹操對陳宮與自己的分手耿耿於懷,在前幾天,這二人還見了一次面:“操統衆將至城下,大叫呂布答話,陳宮在布側大罵曹操奸賊,一箭射中其麾蓋。操指宮恨曰:‘吾誓殺汝!’”

曹操要能饒過陳宮,那他就不是三國第一梟雄了,陳宮很明白自己的處境,與其求饒後被曹操羞辱一番再殺死,還不如硬扛到底給曹操留下一點念想:“吾聞將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,老母之存亡,在於明公也。吾聞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,妻子之存亡,亦在於明公也。”

三國時期在白門樓上,曹操是如何算計劉備的? 第2張

陳宮這番話,在《魚氏典略》《三國演義》中一字不差,可見陳宮硬扛到底,而曹操扶養其老母妻子,也確有其事——讀者諸君請注意:陳宮這時候對曹操的稱呼,已經不是“曹賊”而是“明公”了,劉備關羽稱曹操,也是“明公”。

陳宮在自知必死的情況下,用自己的骨氣保全了老母妻兒,更硬氣的張遼,不但保住了腦袋,還給自己弄了個關內侯爵位。

張遼出場,人未到聲先到,不過他罵的不是曹操而是呂布:“呂布匹夫!死則死耳,何懼之有!”

睿智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,張遼這一罵,就把自己變成了“無主之將”,他先炒了主公呂布的魷魚,接下來“跳槽”就名正言順了。

張遼罵完呂布罵曹操,這是爲曹操獻上了一份大禮:天下都知道曹丞相虛懷若谷不計前嫌,張遼當衆罵他還受封關內侯,看來還是曹丞相的飯碗好端,大家同去,同去!

曹操和張遼二人的表演痕跡有點明顯,變臉的速度有些太快,連劉備和關羽張飛看了也有點轉不過彎來:“操擲劍笑曰:‘我亦知文遠忠義,故戲之耳。’乃親釋其縛,解衣衣之,延之上坐,遼感其意,遂降。操拜遼爲中郎將,賜爵關內侯。”

很多人都懷疑張遼和曹操在白門樓上這番表演是事先商量好的,至少他們是早已達成了默契,就是爲了樹立千金買馬骨的招牌:“臧霸聞呂布已死,張遼已降,遂亦引本部軍投降。操厚賞之。臧霸又招安孫觀、吳敦、尹禮來降,操封臧霸爲琅琊相。孫觀等亦各加官,令守青、徐沿海地面。將呂布妻女載回許都。”

曹操殺了呂布的死忠高順,“寬宏大量”厚待張遼,這都不是他最高明的一招,他的壓箱底絕技,是要用來對付劉備的:“布縛急,謂劉備曰:‘玄德,卿爲坐客,我爲執虜,不能一言以相寬乎?’太祖笑曰:‘何不相語,而訴明使君乎?’意欲活之,命使寬縛。”

說曹操要真放掉呂布,估計誰都不會相信,如果他真要收降呂布,也不會賣人情給劉備,這時候劉備怎麼說都可能惹事兒:說留呂布,曹操就會想起呂布曾經跟劉備關係不錯;說殺呂布,又得罪了呂布舊將。

劉備思慮再三,說出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:“明公不見丁建陽、董卓之事乎?”

三國時期在白門樓上,曹操是如何算計劉備的? 第3張

很多人都說是劉備這句話斷送了呂布性命,但是劉備卻可以有自己的解釋:“我那句話的意思,是讓曹公對呂布恩威並施嚴加防範,只要控制得好,就等於多了一個能打的兒子!”

其實不管劉備怎麼說,曹操都不會放過呂布,他故意徵求劉備的意見,其實是挖了一個大坑:如果劉備“既知能呂布啖父,將其留取害曹瞞”,那麼白門樓上多吊一個人也不嫌擠;如果劉備不替呂布說好話,又成了“最無信者”。

曹操給劉備挖下的這個大坑,劉備很久也沒跳出來:外界盛傳是劉備“讒殺”呂布,不但呂布的舊部對劉備恨之入骨,劉備的“仁厚”形象也大打折扣——呂布對你並未趕盡殺絕,你卻在白門樓上落井下石!

白門樓上一場智鬥,兩個勝利者和三個失敗者的精彩表演,給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許多疑問:如果劉備力保呂布,曹操會不會把他也掛上白門樓?如果陳宮、高順屈膝投降,曹操又該如何應對?劉備除了重提董卓丁原,還有更好地回答嗎?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