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騎虎難下的典故是什麼?該典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?

本文已影響1.4W人 

嗨又和大家見面了,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騎虎難下的文章,希望你們喜歡。

晉成帝咸和三年,鎮守歷陽的將領蘇峻和鎮守壽春的將領祖約,以討伐輔佐晉成帝的中書令庾信的旗號,率軍攻入都城建康,控制了朝廷。

在這危急時刻,擔任江州刺史的溫嶠挺身而出,和逃到他那裏的庾信共推舉徵西大將荊州刺史陶侃爲盟主,起兵討伐叛軍。

成語騎虎難下的典故是什麼?該典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?

由於叛軍人多勢衆,陶侃接連打了幾個敗仗,不久軍糧也出現了困難。由於戰爭一再失利,陶侃產生了畏懼心理,他責備溫嶠說:“起兵時,您說要將有將,要糧有糧,只要我出來當盟主就行了,可是。現在將在哪裏?糧在何方,如果糧食實在接濟不上,我只能帶領本部人馬回老家去,待到以後條件具備了再幹。”

溫嶠勸說道:“您的看法不對,戰勝叛軍最要緊的是隊伍自身的團結,當年劉秀、曹操之所以能以寡敵衆,就是因爲他們代表着正義。現在皇上蒙難,國家正處在危急關頭,我們代表國家的正義來討伐賊子蘇峻祖約,絕對不能半道放棄,而且這幫傢伙有勇無謀,我們最後一定能戰勝他們。”

陶侃聽了這些話之後,語氣也軟和了。

成語騎虎難下的典故是什麼?該典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? 第2張

溫嶠接着說:“現在我們就像騎在猛獸身上,如果不把他打死,反而會被它所傷,肯定不能放棄,如果您違背大衆意願獨自帶兵回老家,必然會影響士氣,使討伐失敗,這個罪責您是推卸不了的。”

陶侃聽了溫嶠的話,只好打消了回老家的念頭。

接着,溫嶠和他仔細商討了作戰計劃,改從水路進攻叛軍,溫喬又親自率領一支精壯的騎兵,突然襲擊叛軍,最後蘇峻祖約兩個叛賊先後被擊敗,盟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。

這就是成語騎虎難下的故事,故事中說道,像騎在猛獸身上就是成語的原意,指的是騎在老虎身上很難下來。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難,但迫於形勢不能停止,進退兩難。
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