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相敬如賓”出自哪裏?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?

本文已影響1.63W人 

【相敬如賓的故事出處】

《左傳·僖位公三十三年》臼季(編者注,即晉臣)使,過冀,見冀缺耨,其妻饁之,敬,相待如賓。

釋義:形容夫妻相互尊敬,如同對待客人一樣。

【相敬如賓的歷史故事】

成語“相敬如賓”出自哪裏?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?

春秋時期,晉國大臣郤芮因罪被殺,兒子郤缺也被廢爲平民,務農爲生。郤缺不因生活環境和個人際遇的巨大變化而怨天尤人,而是一面相敬如賓勤懇耕作以謀生,一面以古今聖賢爲師刻苦修身,德行與日俱增,不僅妻子甚爲仰慕,就連初次結識的人也無不讚嘆。

成語“相敬如賓”出自哪裏?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? 第2張

一次郤缺在田間除草,午飯時間妻子將飯送到地頭,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,郤缺連忙接住,頻致謝意。夫妻倆相互尊重,飯雖粗陋,倒也吃得有滋有味。

此情此景,感動了路過此地的晉國大夫胥臣,感觸地說:“夫妻之間如此敬重恩愛,說明這個青年是個有德之人,假如有這樣的人幫助國君治理晉國,國家肯定會興旺不衰。”於是,胥臣走下車,與那年輕人交談,詢問他的身世。一番攀談後,胥臣認爲郤缺是治國之才,極力舉薦他爲下軍大夫,後來郤缺立大功,升爲卿大夫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